河南石力金刚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拥军专访
肖:我们都说(金刚石)是工业牙齿嘛,如果说没有这个精度的话,满足不了客户要求。飞机上不了天,导弹落不了地。
他倾其一生都在追求精度,在1/1,000毫米之间反复打磨,反复实验。
肖:研究这个东西,主要是研究这个高端的一些标准。合格的和不合格的问题,就是差一个微米(千分之一毫米)。
肖拥军从事金刚石工具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30余年,带头研究的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其公司主导的金刚石修整滚轮研发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前五名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叶片领域,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重燃叶片滚轮的重要关键零部件供应商,为该产业高精密加工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产品保障,有效的弥补了产业链的不足。
肖:大家可能不太知道,就像一个纽扣,它(用到)有金刚石产品,(纽扣)需要(光度亮度),那么它需要金刚石刀把它车出来。我们(戴的眼镜)非常光,它需要金刚石把它研磨出来。最简单的汽车,所有的部件都需要金刚石加工,所以用的比较广泛。国家的一个核心的卡脖子工程,实际上在金刚石行业体现的淋漓尽致。有些航天的这类东西,你可能做不出来,就是做不出来。
肖拥军的研发之路,源于30多年前的一次销售。他见到国外的一件产品,远远高于我们的技术。为做出同样的产品,他开始静下心来攻克难题。自此,创新的魔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。肖拥军伏案工作,在方寸之间修改尺寸,打磨精度,一遍又一遍,时间在钢铁碰撞中流逝。
肖:攻克一个关键的工序时间,费了很多事啊,你看我们有些员工,有时间时48小时在现场。
肖:我们一个周期14天到17天吧,把这个事情才能有一个结果。
作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肖拥军和他的团队的工作状态是不是在研发就是在研发的路上。他们拥精于工的态度研磨着志诚的匠之心,把朴实无华的钢铁雕琢成大国利器。
肖:航母上研发那个刀具,那是最辛苦的三个月,每晚上都在公司,几乎每晚都在公司。不是在公司,就是去客户路上,把那个做成专利以后,实际上,这个对我们后期所有产品的开发都有一个基础的一些数据,我觉得这是非常好。
为了让我们的工业牙齿更加锋利,肖拥军带领团队定期去国外学习了解先进技术,再不断攻克技术瓶颈。近年来,他主导研发的产品在2021至2023年间就有17项实用新型专利,1项发明专利。这些专利成果全部转化为产品和服务,形成了批量生产,形成了一条年产3,000副的金刚石曲面成型单元生产线和一条年产6,000副进口磨齿机用金刚石精密修整工具生产线,年产值达3,000万元,利税260万元。特别是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领域,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产品,并替代了进口。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创业之星、青年创业榜样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、高校首批创业导师、漯河工匠等荣誉称号!